加密貨幣總市值(Market Cap):$3.65 兆
加密貨幣總成交量(Volume):$142.56 億
上週平均貪婪指數來到 30,市場情緒仍處於恐慌區間,顯示市場情緒正從「貪婪」轉向「恐懼」。該數值為過去一年中的較低點位,較上上週的 71 大幅下滑。
(註:恐慌與貪婪指數範圍為 0–100,包含指標:波動性(25%)+市場交易量(25%)+社交媒體熱度(15%)+市場調查(15%)+比特幣於整體市場中的佔比(10%)+Google 熱搜分析(10%)。)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數據截至 2025 年 10 月 20 日世界標準時間上午 9:00。
比特幣(BTC)雖於 10 月初因宏觀與地緣政治衝擊出現閃崩,但相較山寨幣表現出更強韌性。10 月 10–11 日間一度跌至約 $104,782,隨後於 10 月 13 日反彈至約 $115K。技術面顯示其已跌破 200 日均線。
以太坊(ETH)ETH 於本週期持續吸引機構資金流入,市場報告指出第三季度資金自 BTC 流向 ETH。此外,多家機構維持其年底有望重返 $4,500 水平的預期。
Solana(SOL)報導指出,SOL 代幣期權與 XRP 同步釋出「新一輪看漲信號」,若突破 $190–192 區間,有望進一步上攻更高價位。
BNBBNB 於 10 月 13 日創下約 $1,370 新高,儘管市場整體承壓,但仍展現較強抗跌力。
OpenSea CEO Devin Finzer 發文表示,計劃於 2026 年第一季度推出 SEA 代幣。SEA 總供應量的 50% 將分配予社群,初始領取階段將佔一半,參與 OpenSea 獎勵計劃的用戶與 OG 用戶將被優先考慮。SEA 的推出將為用戶提供更多用途,包括質押功能,用戶可將 SEA 質押於自己喜歡的代幣及收藏品背後。此外,SEA 的 50% 收益將在發行時用於回購 SEA,以確保代幣價值與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 10 月 19 日在國際金融會議上指出,數位資產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並強調其於區域貿易中的廣泛用途。這些舉措標誌著全球正邁向數位金融轉型,有助提升跨境交易效率,同時確保金融科技在快速發展中保持穩定。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於 2025 年市場波動期間,透過減持比特幣並增持以太坊,調整其加密資產投資組合。此策略包括將資金自 BTC 撤出,並大幅增持 ETH,該操作透過 iShares Bitcoin Trust 與 iShares Ethereum Trust 進行,顯示其市場佈局方向的重大轉變。
日本金融廳(FSA)於 2025 年 10 月 19 日提議允許銀行持有並管理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擬將數位資產納入既有金融體系並與證券法接軌。此舉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與市場誠信,若獲通過,將有助提升機構信心、促進資金流入,並進一步鞏固日本於數位貨幣市場中的地位。
根據 Grayscale 於 2025 年 10 月發佈的報告,Solana 憑藉年化收入逾 50 億美元、遠低於其他 Layer 1 網路的交易費用及持續增長的鏈上活躍度,於區塊鏈領域保持領先。分析師指出,其技術優勢與機構興趣上升,可能推動 SOL 價格進一步上行,若市場出現山寨幣輪動,價格或有望挑戰 420 美元水平。
美國特朗普政府突宣布對中國全面徵收 100% 關稅,此一超預期的地緣政治舉措打亂全球風險資產的定價邏輯,成為觸發市場系統性風險的直接導火線。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持續拖累比特幣表現。過去一週黃金表現較比特幣強勢超過 20%,部分削弱其「避險資產」地位。期權市場顯示投資者情緒明顯轉變,比特幣短期波動率飆升至 50,交易員為即時避險支付高昂溢價。市場結構偏向防禦性,看跌期權需求強勁。
政策監管: 美國聯準會將於 10 月 21 日舉行支付創新會議,討論穩定幣與代幣化議題;
鏈上動態: 以太坊財庫公司 ETHZilla 將於 10 月 20 日實施 10 合 1 併股計劃;
宏觀經濟: 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於 10 月 24 日發布 9 月 CPI 報告,或影響市場情緒。
Date as Oct 13 – 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