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加密規則後,交易所將走向何方?
7月 3, 2025

快速演變的加密貨幣監管環境正推動全球交易所運營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新加坡曾被視為加密企業的友好樞紐,但近期實施了嚴格的監管措施。了解這些變化及其影響,對於任何涉足或關注加密領域的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在此,我們深入探討新加坡的新加密規則、它們對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的意義,以及交易所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定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新規定,要求所有在新加坡註冊且向海外客戶提供數字代幣服務的實體,必須在2025年6月30日前取得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牌照。根據2022年《金融服務與市場法》(FSM Act),任何未能取得牌照卻仍進行跨境業務的公司將面臨嚴重處罰,包括罰款和監禁。
運作方式
該規定將DTSP定義為從事以下業務的任何實體:
轉移數字支付代幣(例如比特幣等加密貨幣)。
在數字代幣與法定貨幣或其他數字代幣之間提供兌換服務。
為客戶持有數字代幣托管。
推廣與這些代幣相關的任何服務。
關鍵是,MAS要求這些服務必須符合合規標準,重點放在反洗錢(AML)和反恐怖主義融資(CFT)的防範措施上。
新加坡新加密規則的主要特點
這些規則的一些主要特點及影響包括:
無寬限期: 公司必須在截止日期前完全合規,不設過渡期。
定義範圍廣泛: 包括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甚至非加密企業中涉及代幣相關服務者。
嚴格許可制度: DTSP牌照門檻高,使得批准困難且罕見。
使用案例 / 應用場景
監管監督: 規則確保在新加坡運營的加密公司遵守嚴格監管標準,維護該城邦作為可信金融樞紐的聲譽。
風險緩解: 旨在堵塞監管漏洞,防止公司利用新加坡金融生態系統同時逃避其他地區監管。
交易所啟動步驟
加密交易所及服務提供商需:
根據新指引評估是否需要申請DTSP牌照。
如需申請,務必於截止日前提交許可申請。
若無法合規,可考慮重組業務或遷往監管環境更寬鬆地區。
安全考量
對於DTSP及其他加密相關企業:
確保遵守AML和CFT標準,以避免法律風險。
維護強健安全措施保障數字代幣,包括採用資產保護和交易隱私技術。
若考慮遷址,需評估潛在司法轄區內法律影響及監管要求。
結論
新加坡嚴格的加密貨幣監管將重塑交易所格局,促使許多公司重新考慮其營運基地。由於高門檻牌照要求及違規重罰,此一監管懸崖迫使所有從事跨境業務的新加坡相關企業立即關注並應對。在適應這些變革過程中,公司可能會探索如杜拜、香港等以較靈活監管著稱的司法轄區。理解並適應這些監管轉變,是確保合規並持續經營全球加密生態系統的重要關鍵。
現在您已具備基本認識了解新加坡執行新政後交易所可能走向何方,可以開始探索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您參與加密領域。始終優先選擇安全且合規環境運營,並持續關注不斷演進的法規,以便做出明智決策,引領您的加密旅程!
立即展開安全的加密貨幣之旅
出入金快捷安全,OSL保障您每一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