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 信報
證監會推進代幣化證券有新發展,行政總裁梁鳳儀昨日出席金融科技周活動時表示,把基金或債券代幣化並不會改變這些產品的證券性質,依然在監管範圍內。證監會同日發出兩份通函,對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提供更清晰指引,在產品能滿足額外保障措施安排為前提,允許發行代幣化的公開發售投資產品,惟二級市場交易需要更謹慎考慮。
另一份通函則着墨於中介分銷代幣化投資產品,當中比2019年為有關「證券型代幣」聲明的取態有所放寬,代幣化證券不會直接被視為「複雜產品」,而是取決於底層資產。此外,不設「僅限專業投資者」的強制規定,意味若代幣化證券的底層資產合規定,零售投資者也可參與。
須滿足10項額外保障
梁鳳儀稱,證監會看到代幣化為金融市場帶來一些潛在好處,例如提高從發行到結算產品周期的效率,甚至可降低交易成本,有利推動普惠金融。不過,證監會在支持行業探索更多用例時,也察覺到使用這項新科技引致的風險,尤其在轉移、擁有權及紀錄保存上。
不再硬性歸類為複雜產品
BC科技集團( 00863 )旗下持牌資產平台OSL周三(1日)宣布,與資產管理公司嘉實國際達成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設計和開發基金代幣產品,並撰寫計劃書提交證監會,若獲批准,估計此基金代幣可提供予香港零售投資者。
OSL執行董事及法規事務主管刁家駿表示,通函總體符合預期,當中與產品發行者及中介機構現已遵守的一般義務一致,屬正面發展。
裕承科金聯席行政總裁劉富榮認同,證監會在確保客戶紀錄和內部控制,與操作便利性之間的平衡做得很好。他補充,二級交易對於證券型代幣的廣泛採用不可或缺,需要盡快向市場參與者開放,期望證監會進一步釐清證券型代幣的託管要求。
太極資本集團早於9月推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房地產基金證券型代幣,集團資本市場及財富管理業務董事總經理梁衞晉直言,貨幣市場基金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風險較低,料較易獲證監會批准,希望明年可研究推出面向散戶的代幣化基金。他又歡迎證監為中介機構提供更清晰指引,相信可令更多券商分銷證券型代幣。